五、慈濟志工組織結構的轉型與衝擊
慈濟在1981年成立「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籌建委員會」之際,也即是坊間所謂的「財團」開始進入慈濟核心,由此,慈濟已得到眾多企業機構或企業家個人支持、贊助。社會掀起一股慈濟熱潮,他們不但捐款、募款,出錢出力,甚而投入慈濟委員、慈誠〈慈濟志工〉行列,提供不少管理上的改革建議,醞釀世代替換情勢。慈濟醫院開幕前,證嚴法師為感恩捐款滿百萬元台幣贊助建院的大德們出錢成就慈濟志業,特地頒發「慈濟榮譽董事」〈簡稱榮董〉聘書;該年八月在靜思精舍成立榮董聯誼會,滿足他們雙重身份〈企業家和慈善家〉的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和利益。此舉,慈濟雖無似契約交換條件,只在人性上預留他們的揮灑空間,即便是一種打開善門引導眾生進入佛門的權巧方便,然已開始有了金錢權力運作的氛圍;相對的,也是慈濟運用企業經營管理行銷策略奏效的重要一章。
慈濟又於1997年假以推動「社區志工」制度 ,使得志工組織產生重大變革與衝擊。在推動社區志工過程中,「慈濟志業中心」〈職工〉順理成章的主動介入志工組織,即在志工組織內的獲取位置與主導決策權 。掌握原由全省自主性極高的志工團隊主導的會務、撤換資深志工的領導幹部,轉由第二代〈企業家〉的慈濟人擔任要務。從專業化規範機制的角度觀察,慈濟志業中心推動社區志工制度過程,宗教處職工由於無法充分擁有類似的志工參與經歷,對於志工組織調整的制度化不能產生相同的決策觀,也無法充分掌握地方志工組織運作與需求,並在推動的過程中也不能獲得自主性高之志工群的認可。原來「由下而上」的扁平式管理機制已遽轉為「由上而下」的金字塔科層制度式運作,各地分會、連絡處明顯介入金錢權力運作,志工體系倫理遭到嚴重的破裂與切割,團隊面臨崩解,志工無所適從,頓失歸屬感,造成志工人力資源、募款來源流失。
由於「階級」是一個歷史現象,是社會和文化的形構,經歷某些過程而產生,而這些過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內,自行變化發展。非政府組織團體文化結構的轉型與衝擊中,握有主導權的菁英藉由賦與他們的文化形式和實踐,以充分的合法性和曝光機會,經由向外投射他們的價值領域,得以展現其權力。因而導致實際行動主體的志工的「失語焦慮」情形,均係來自階級權力關係的運作所致,也影響了集體文化實踐的合理性問題。如何重新創造志工生命力,再現其豐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的有感特質。能否改善這種關係,追回過去所擁有的精神震撼力和美學的震撼力的志工團隊精神,積極進入全球化的康莊大道,值得深省與探討。
從社會心理學 的觀點加以定義的所謂團體,乃指具有如下特徵的一羣人:○1各成員相互依賴,在心理上彼此意識到對方,即意識到團體中的其他個體;○2各成員間在行為上相互作用,直接接觸,彼此相互影響;○3各成員具有團體意識,具有歸屬感,具有「我們同屬於一羣」的感受,意識到「我是這團體中的一個成員」,彼此有共同的目標或需求。因此,建樹慈濟團體的「歸屬感」仍是值得重視的課題。在文化的改變中,制度的衝突也變成了人與人的衝突,制度的改革也可能假藉「心靈改革」之名而轉嫁到社會個人身上,成為個人的責任。而領導權在訴諸實踐的過程中,邊緣群體不能表達他們的「同意」的,誠屬違背組織的神聖理念與使命。
ps:
*證嚴法師解釋,推動「社區志工」理念,是為要落實「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目標。其因是1996年「賀伯」颱風造成全台三十年來最大的水患,慈濟人在災後半個月共動員上萬人次投入救災工作。證嚴法師除呼籲「救山救海」外,並推動「社區志工」理念,將慈濟人依居住地重新編組。法師指出,以過去慈濟委員的組織型態,很難落實,因為每組委員分布不同地點,造成區域活動不均;若能以社區為單位組合委員,集中力量舉辦就能落實淨化人心的工作;以個體構成整體,社會就能因而得到淨化。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1924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F(Floyd Allport,1890~1978)研究群體水平的社會心理,對社會群體進行分析﹐揭示群體的靜態結構與群體的動力學原理﹐這是社會心理學最主要的研究領域,研究對象主要是群體的各成員之間、群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論文正文p.87-88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