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倫理的相關理論

倫理的相關理論
探討全面倫理管理,有必要瞭解倫理學的相關理論,俾做為形而上的哲思,進而發展形而下的方法技術,並驗證於教育現場實務,建構出經世致用的普遍原理原則,據此,以下分別探討倫理的意義及倫理學的理論基礎,以引導後續研究的途徑。
倫理的意義:
許慎《說文》:「倫,輩也」,蓋人與人接,倫理始生,「理,治玉也」,引申之,則為區分之義。倫理者,猶言人人當守其為人之規則,而各遵守其秩序耳(劉師培,1997);三民書局大辭典(1985)認為倫理是人類道德的原理,是人際關係中所共同遵守的規範;歐陽教(1986)認為倫理是規範人倫兼身份關係及其應盡責任;賈馥茗(2004)認為倫理是道德的一部分,是指某個階段,特定的組成或文化中,經過承認的作為法則;西方〝ethics〞源自於希臘文的〝ethos〞,本意是指本質、人格,與風俗、習慣的意思相聯繫,其包含社會的一切規範、慣例、典章與制度(王臣瑞,1995);Messick與Bazerman(1996)認為倫理的基本原則即是以「尊重」對待他人。
融合上述東西方觀點,倫理是一種規範人群關係的準則,是人類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其引導並建立人與人之間互動時所依循的關係,此種關係具有維繫人倫和諧的良好規範,也是安定國家社會家庭的系統。然而,倫理的標準會因各地風情習慣而稍有差異,並不是放諸四海皆相同,尊重他人則是東西方千古不變的倫理法則。
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理論指引行動策略的方向,認識論觀點則影響對現象本質的看法,反映出多元真實的可能,更是決定方法論的走向;教育研究領域中倫理學的哲學概念主要以效益論、義務論、德行論、關懷倫理及批判倫理為基礎,茲分別簡述於下:
(一)效益論(utilitarianism)
效益論是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林火旺,2001),換言之,就是主張行為的對或錯完全決定於這個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或目的。效益論不承認道德義務或道德行為本身的正當性,最大的效益有可能是違反正義原則的,因此,使用效益論做為決策依據時,應考量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並將可能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程度。快樂主義(hedonism),與功利主義(ulititarianism)皆屬於效益論。
(二)義務論(deontology)
義務論主張道德行為的對錯或義務之標準,完全在於該行為規則本身之正當性或義務性(蕭武桐,1995)。一個行為的對或錯,不是完全決定在行為的結果或目的,而是取決於行為本身所存有的意義,同時亦須考量行為者的動機與意願(孫效智,1995)。哲學家kant是義務論的代表人物。
(三)德行論(Virtue)
德行論強調道德人格的優位性,重視人的性格特點、氣質,而非行為的規則,因此它關注的是「行為者」(agent),而不是「行為」的本身,其重點在於「我應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我們應該做什麼」(林火旺,2001)。德行必須透過實踐才能彰顯價值與意義,而實踐必須具備正義、勇氣與誠實等三種德行,藉此養成良好道德習慣,成為個性中的一部分(沈清松,1996)。Aristotlea是德行論的代表人物,其理論體系來自於尼各馬克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
(四)關懷理論(caring ethics)
關懷理論所關心的議題是人與人如何接觸以及如何相互對待(郭玉霞,2001),其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批評傳統倫理學強調理性,貶低情感,剝奪人性的觀點。以美國學者Gilligan和Noddings為主要代表人物。
(五)批判倫理(critique ethics)
批判倫理學強調所有事件都不是中性的,如何使得這些社會事件,更能回應所有人與社會的權利,使那些受到社會事件影響的人,都有表達意見、評估事件結果及其對自身影響的機會;在面對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時,社會大眾應依理性的方式加以批判,讓利益與影響力能被合法化安排。(蔡進雄,2004)女性主義與批判主義是批判倫理的代表。
上述五種理論基礎是倫理學的重要內涵,也是推動全面倫理管理的依據,而其並非截然劃分,可視組織結構特質、組織文化、工作取向或應用層面等因素,融會貫通權變採用;一般而言,效益論講求目的與結果,以目標為手段,重視目標導向;義務論考量動機與正當性,相信人性本善,尊重個人自由意志;德行論強調實踐的作為,並能內化為人格的特質,進而展現在生活習慣上;關懷倫理重視建立人際關係的發展,不僅關懷自己也要關懷別人,強調關係的導向;批判理論則是針對不合理的現況施予以批判與深刻反省,以謀求正當性與合法性。
引自鼓岩國小 江滿堂校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