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慈濟文化之歷程轉化與特質建構

第五章 慈濟文化之歷程轉化與特質建構
台灣非政府組織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對國際進行人道援助,一方面提高我國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也鞏固與擴展外交關係,甚而藉此拓展國際空間。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創造了國際社會中許多不同形態的文化、社會網絡的形成一股全球新勢力。同為台灣非政府組織的慈濟佛教團體展現人間佛教的理念與風格,摒除宗教迷信色彩,涵富濃厚的人文精神意義,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社會工作,成為人間佛教思潮的一大特色。

慈濟的創設理念及相關志業的建構,與證嚴法師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強調「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和言行一致的宗教行止與奉獻精神有絕對的關係,藉由其個人內在特質以及外在社會環境的促成,凝聚感動了無數的慈濟人共襄盛舉,開展了愛和關懷的里程,形塑了慈濟之文化特質。

一、慈濟與台灣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方面

為了使非政府組織能發揮其功能,聯合國特別設立非政府組織委員會等機構,加強非政府組織的認可與連繫,並鼓勵更多的非政府組織參與聯合國相關事務,以協助聯合國傳遞資訊、諮詢、監督各國政府行為、影響政府決策過程以及協助各國執行決策。從台灣慈濟非政府組織得到聯合國組織的肯定來看,只要台灣非政府組織願意積極參與國際活動,並多用心關懷,就會得到各會員國的尊重。由此可見,台灣外交空間的開拓,需要政府與民間密切合作,全民需要主動積極與各國民間組織搭起合作的橋樑,發揮影響力,可幫助政府奠定在國際舞台積極作為的基礎。

綜就目前的國際環境與我國外交情勢,結合台灣民間無限的活力,與全球各種非政府組織加強互動,推動台灣成為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亞太據點,實為我國突破外交重圍的可行策略。非政府組織的援外發展活動是官方外交活動之外的另一個發展策略的選項,於此要強調的是非政府組織本身組織上的特點從事援外活動時,相較於政府的官方活動,具備有效率,彈性及創新等優點;再加上其特點為深入民間了解當地實際需求、更具有易於為受援國與援助國雙方民意支持的比較優勢;此外,由於其組織多帶有宗教或人道關懷的目的,因此在從事援外活動時多能與政治及意識形態分離,而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官方發展援助歷經失敗的教訓,也使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受到進一步重視,從人類基本需求的角度出發去思考的話,已開發國家面臨過去以安全、經濟發展為主的援外政策並不能有效解決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問題,而非政府組織所具備的特質,可作為政府執行這些政策的媒介。非政府組織適足以擔任設計及執行發展計畫的角色。換言之,非政府組織能夠做到政府做不到的事,藉由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將可以進一步活化該政府組織的機制生命。

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社會、政治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諸如人道救援、消除貧窮、環境保護、人權保護、愛滋病、犯罪防制、人口爆炸等,這些問題都超越傳統外交之思維,而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安全,均有待其參與、協助解決。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使國際相互依存度增加,民眾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事務,因此在未來經過非政府組織的廣泛活動將為全球帶來一種新的國際制度,即是國家不再是唯-的決策中心,而是由政府、政治、經濟性的國際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共同享有參與社會經濟決策的權力。非政府組織的存在,向傳統以國家為中心的制度挑戰,但是這種挑戰並不是戰勝政府,推翻政府,而是協助政府,提升政府的競爭力,以及培養政府間互賴合作的習慣,這也是全球民主化,建立「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的一大特徵。

台灣從1950年起是一個接受世界NGO 援助的國家,但從90年代以後到今天轉型成為一個援外者,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也從本土化進入到區域化,甚至於國際化。我國雖然位列富有國家之林,國內也不乏一些具有相當財力、人力資源的非政府組織,然而在參與國際活動時卻顯得窒礙難行,其原因不只在於所謂政治力量的介入,檢視我國非政府組織的運作機制與相關規範法令,實有改善的必要。而就國內層面來看,以921地震為例,許多民間團體投入救災,但其中許多組織後來都撤退了,一開始約有260幾個,到今天只剩30幾個,大多是宗教型非政府組織團體,而且本身必須擁有較多資源,所以在其中也看到許多不健全的非政府組織。

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對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目的,是希望提升我國國際地位,不要受中共的打壓而在國際上受到孤立,因此對我國來說特別重要。如有更多人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活動,不但可提昇國際觀,增進我國的形象,又可培養訓練國際化人才,幫助我國在國際舞台的積極作為。但是,我國非政府組織在國際倡議活動領域,相對落後於服務形態的組織,主要原因是對於國際議題發展的陌生、語言的隔閡以及組織相對的資源或發展不足。對於上述所造成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過去30年來,我國一直被排除在聯合國及其體系之外;使得與國際聯繫方面顯得缺乏時效性,常無法即刻掌握國際發生的事務作即時的回應。
論文正文p.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