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後期以來,許多非政府組織利用各種方式來尋求進入國際救援組織市場的通道,在投資上,有從海外獲得相對於本土投資更為雄厚的經費以提供能以世界發展相適應的水準;在發展上,借助於於與海外國際組織的合作來開發更具潛力的海外機制;在途徑上,依靠各種國際性和跨國交流來獲得被世界認可,獲得國際通行權;而在制度上,努力按照所謂的世界性標準來進行意識形態、文化、美學包裝和改造。這種走向世界的國際化策略,為台灣提供了一個填平慈善人道關懷的公益性、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的鴻溝的有效手段及平台,同時也為這些非政府組織獲得國際輿論、跨國資金支撐並承受意識形態壓力的可能性。
不過,台灣現正處於一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轉型時期。非政府組織在全球化之下,不論國內或國外,面對層出不窮的跨國次文化現象,知識份子除了猶豫不決之外,或許應該正視多元身分認同對於族群建構的必然衝擊,以發現共同的行為、習慣、做法、興趣是否可以凝聚成不同的族群認同,從而轉換成社會制衡的能量,形成社會運動的基石。比如,1860年倫敦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成立,這一個跨越基督教與天主教教派的團體認為,幫助窮人不應該只是施捨金錢,長期的目標更要藉由「科學的慈善」(scientific philanthropy)來恢復受助者的工作尊嚴,使他們能夠自給自足。
證嚴法師對於南亞海嘯乃本著賑災原則來企劃與執行,囑咐慈濟人必須尊重與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宗教、文化傳統。以朋友的立場去協助,並顧及對方尊嚴;不論衣物、糧食、醫藥或住房等均注重品質,當成自己要用的來考量;並以感恩的心,雙手將賑濟物資奉上。這些都是慈濟核心價值,致使每個慈濟人都能在全球「社區主義」和謙卑「自我管理」的中心指導原則下,默默奉獻、付出。慈濟本著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精神,慈濟援助都以人道精神考量,超越政治、種族、宗教及地域,凡是災區有需求而慈濟能力所及,均全力以赴;為苦於災難的人們增加生命的希望。
證嚴法師對於慈濟為何要做國際賑災時表示 :
回顧歲月的流轉,慈濟的國際賑災經驗,記錄了全球慈濟人共同成長的故事。除在所居地區,於烈日下或寒風裡,走遍深巷通衢,辛苦籌措資金以外;勘災人員及賑災人員須遠赴千山萬水外的災難地區,克服文化、語言、地理及天候等等困難,秉持超然的人道精神,施以無國界、宗教及種族等差別的膚慰與關懷。整部災難救濟始末的歷史,對於當時及後世的啟示與動人的慰藉,指引無數的世代人心,再接再厲投入於大愛的懷抱中,永遠薪傳存在於眾生方寸之中的本來性情。本來性情即是佛性,宗教的內涵與實踐,就在完成本性的彰顯;則慈濟,乃藉利他益世之作為,以去垢存明並自覺覺他,止於福慧雙修的至真、至善、至美心境。
論文正文p78-79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