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全球慈濟人從事慈悲無國界、宗教無政治的「國際賑災」

針對國外援助方面,分布在全球各個僑居地的慈濟人,法師指出:「頭頂別人的天,腳踏別人的地,要常懷感恩心,取諸當地、用諸當地,才能得到人家的疼愛與敬重。」主動關懷當地貧困,提供必要的救援。如在菲律賓的偏遠離島舉辦了三十七次的大型義診,在南非開辦了五百多所職訓所,約旦慈濟人則送上民生物資關懷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法師更恪守,跨越政治立場及人群種族的限制,引領全球慈濟人從事慈悲無國界、宗教無政治的「國際賑災」,「慈濟的國際賑災具體實踐愛的行動與力量,激起人與人相互扶持、和平仁愛的天性,更闡揚了人類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圓滿人生目標。」

事實上,有關慈濟援外計畫或賑災物資傳送,因與我國無邦交關係者眾,必須透過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協助完成任務,如紅十字會或少數災區政府和台商的協助運作,其互動關係甚為頻繁,例如:1989年10月美國舊金山大地震,慈濟志工參與紅十字會救災工作。1991年06月美國分會捐款紅十字會,援助孟加拉水患;1991年08月首次中國大陸賑災──救援華中、華東水患;1993年01月與法國世界醫師聯盟(M.D.M.)合作,簽署「衣索比亞三年醫療援助計畫」;1995年10月與法國世界醫師聯盟(M.D.M.)合作,緊急醫療救援車臣難民五個月;1999年04月與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合作醫療援助阿爾巴尼亞難民營;2001年11月慈濟為協助印度震災後復建工程,與法國關懷基金會(Care France)簽訂「印度古茶拉底省整合性重建計畫」方案;2001年12月慈濟援助阿富汗難民第二波行動展開,由民間及政府共同捐贈七只四十呎貨櫃的冬衣、毛毯、藥品等物資;2002年12月賴索托慈濟人參與「國際組織賴索托糧食補助計畫」,共同認養賴國一千戶飢民等。截至2006年慈濟在全球11個地區,總共建大愛屋15801戶 。

在中國大陸方面。 1998年10月25日中國非政府組織《條例》頒布後,中國非政府組織的多元形式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就現階段而言,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的營運方式,以及發展網絡,泰半都與政府政策系絡息息相關。慈濟對於大陸的賑災活動,截至目前僅有受災當地政府或軍方,以及少數的台商或善心人士的協助,與中國非政府組織並無任何接觸和合作關係。基本上,組織結構(structure)成員須有完全的自主權,也不受任何一個國家控制。

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目前正式註冊的民間非政府組織發展迅速,但中國正式註冊的非政府組織不到實際數目的十分之一。即使環保組織也處境艱難。根據中國現行法規,非政府組織團體不能獨立存在,必須附屬在經政府批准的業務主管單位才可註冊成立。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 ,中國大陸目前共有各類民間組織300萬家,其中正式註冊的約有30萬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大陸共有環保民間組織2768家,從業人員總數達22萬多人。儘管缺乏合法身份,中國環保組織在最近十多年來不斷壯大,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在中國環保進程中扮演這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例如,2004年,大陸民間學術團體質疑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破壞生態,國家環保總局舉行聽證會,民間環保組織也參與討論,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方案得以修改;「綠家園」等民間環保組織還通過巡展、境外呼籲,反對在怒江建設水壩,引起高層重視,怒江水電站因而停建。

本文進一步分析,中國內部尚未達到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功能和作用,必須加強培育和發展非政府組織,將有利於促進公民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的建立:第一、在觀念上,主要是正確認識權力部門與非政府組織的關係。第二、在機制上,改變目前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縱向管理的社會治理模式,實現現代社會橫向聯繫和網絡化的社會關係。第三、在環境上,貫徹法治原則,加強法制建設,確立非政府組織的法律地位。對於加強推動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提昇參與國際事務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和現實意義。
PS:
*2007.2.1,筆者整理自慈濟基金會。
*《慈濟年鑑》,2006,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頁374。
*林坪,《中國大陸非政府環保組織處境艱難》大紀元. http://tw.epochtimes.com/bt/7/4/8/n1671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