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慈濟形塑「世界地球村」;推動公民社會的公共關懷

二、形塑「世界地球村」

近年來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公益活動的投入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台灣許多經營非營利事業的公益組織,不斷提高了公民參與的意願與機會,特別是新的認同傾向於「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的價值觀,也就是強調不為物質欲望所左右,講求人生精神境界的提昇。而台灣的非政府組織網絡已在眾多的民間人士、團體的努力下,不論在數量、種類或內涵,都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與成績。就非政府組織本身超然的組織使命與靈活自主的特質,台灣的非政府組織界,仍然可在國內與國際間,扮演一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創造「地球村」的未來願景 。

證嚴法師期許慈濟人表示,人人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心地,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不計較而無所求地以慈悲喜捨之心付出,並用誠正信實相待,由台灣扎實地推動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遍及全世界,落實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層層的法將全球的清淨無私之心相結合,就是晶瑩透徹的琉璃圓,終能實現「世界地球村」的理想 。慈濟「用大愛和世界相連 」不分宗教、地域,不別種族、膚色,不計敵我、親疏,去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以人文主義精神,積極形塑地球村,包容一切差異與不平等。

三、推動公民社會的公共關懷

在1960-1970年間,美國和其他國家非政府組織,雖然對於自然災變與區域衝突的緊急援助工作不遺餘力,但礙於政治因素、技術缺乏與後勤能力不足等因素,而無法有效發揮全面的救援效益。而實際在衝突區域從事救援工作的非政府組織,仍然是以「國際紅十字會」為主。1970年法國醫界「無國界醫師」組織的成立與運作,為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援助工作,建立一套新的援助模式,也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國際人道救援新視野。該組織跳脫了國域、疆域、種族、經濟、政治與文化的界線,完全以「全球公民社會」的慈善胸襟,打破了過去以宗教慈善理念為宗旨,並運用直接經濟援助的傳統救援型態,為「國際醫療援助」的救援形式樹立了新的典範,也啟發了許多從事國際援助的非政府組織,至此,非政府組織從事國際援助的領域,呈現出一個全新的風貌。

由於近年來國際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經常串聯推動全球議題的討論,更向國際主流價值靠攏,加速與國際接軌腳步,為「國際公民社會」,貢獻一己之力。更象徵著「世界公民」參與層面的擴大,這個由溝通所醞釀的「國際公民社會」基本結構,包括基本人權、生態保育、永續發展、兩性平等、弱勢福利、國際和平乃至民族自決等等,都已形成世界性的文明準則。

公民社會有其特殊的涵義,大體而言,我們期待看到的社會生活是一種志願結合的領域,本身除了有共同的規範與利他目標外,還要能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更重要的是,這些組織必須能夠有相當的能力建構,也就是自己訂定標的、自力身體力行、自我承擔結果,不受國家操弄。在這裡,公民必須在公共領域集體行動:成員除了要交換彼此的資訊,還要表達大家共同的理念、集體的福祉,更要期待國家有所作為、要求政府官員敢作敢當。

對台灣的非政府組織而言,「全球思維,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可視為踏出第一步的指導原則:在資訊上知己知彼,強化在地經營實力,然後謀求國際結盟,最後則是利用與國際並駕齊驅的實力,與國際一起承擔全球使命,並將努力的經驗與成果,提供「國際公民社會」(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共享。

藉由慈濟參與國際社會援外工作來說,由於全球公民社會的崛起與非政府組織的蓬勃發展,國際體系中各個行為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已產生明顯的改變。對於全球性公共事務的處理,主權國家已不再有能力單獨完成,國際組織以及全球公民社會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甚至跨國性的公民社會運動等與主權國家彼此之間的協調與搭配可以是另一條道路維持國際秩序、促進體系和平、以達成人類可持續性發展之道。
論文正文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