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非政府組織成長的歷史背景與因素─國際因素

國際(global)因素:
非政府組織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國際關係領域中引人矚目的要角,「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將此現象稱之為赤腳革命(Barefoot Revolution);以研究全球趨勢、環保問題聞名「世界觀察協會」(Worldwatch Institute)認為非政府組織的蓬勃發展是人民力量的展現。非政府組織崛起應可歸因於下列幾點原因:

(1)冷戰結束:蘇聯、東歐共產集團的解體不但是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社會正統的瓦解,更是東西方長達四十餘年對立的結束,也是世界體系在民主價值與市場經濟的規範下重新整合的開始。

意識型態的藩籬突破了,戰爭與和平不再是國際關係唯一的焦點,舉凡環境保護、愛滋病、人道救援、人權、社區發展的議題已成為國際關係學者討論的重心,非政府組織得以在這些議題上扮演更積極、重要的角色。


(2)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使得非政府組織有更寬廣的運作空間,通訊傳播的發展也使得政府無從打壓、管制資訊的流通、互動與網絡的建立;網際網路壓縮了時間、空間與距離,穿透了國界的限制,在國際社會中建立具有共同價值與目標的非政府組織已不再困難重重。

美國佛蒙特州的威廉斯女士(Jody Williams)就是最好的案例,威廉斯女士利用電腦網際網路,以六年的時間組織了六十個國家,一千三百個非政府組織的聯盟,共同起草了禁止製造、儲存和運用地雷的全球公約,經過成功的遊說,終於在1997年整合了一百二十二個國家,在加拿大渥太華市簽署了禁止製造、儲存和運用地雷的全球公約,同年威廉斯女士也因此獲得當年諾貝爾和平獎。

(3)全球化:伴隨冷戰的結束與科技的進步,跨越地緣限制的人與人、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理念、貨物、人民的互動日益頻繁,這種世界緊縮效應(shrinking world effect)改變了個人的認知與行動,更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全球化的效應影響所及,傳統的價值體系面臨挑戰崩解,新興的風尚與共同生活機制正不斷的創新與醞釀。

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市場的力量不斷的擴大,國家的角色卻日益縮小;在面對全球市場開放與競爭的壓力,國家已無力控制本土企業,全球經濟體系與國際典則(international regimes)已限制了國家在經濟活動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資訊往來的暢通、產品規格的國際化、關稅障礙的逐步取消已使得國際市場走向同質化(homogenization),在強勢文化的導引下,同質化的市場又進一步的發展為美國化(Americanization)。為了捍衛本土的文化與價值,許多為價值與政策倡導而成立的非政府組織應運而生,積極的抗拒全球化的潮流趨勢。
非政府組織的優勢與缺點
非政府組織的種類繁雜,但一般而言,歸納非政府組織的性質可以看出若干優勢與缺點:
優勢:
有雄厚的草根基礎;
具備田野發展的經驗;
通常以務實的程序導向處理發展計劃;
直接參與的經驗;
長期的關注與永續經營的理念;
效率高、成本低;
缺點:
財務困難及缺乏管理經驗;
組織規模較小,動員能力有限;
組織永續經營能力不足;
過於封閉,缺乏組織間的協調溝通能力;
參與或介入規模不足;
欠缺對整體社會與經濟環境地瞭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