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的分類將非政府組織分類是一件複雜困難的工作,如同在高度分工、專業掛帥的職場中,要明白的說出這個社會有多少種行業一樣困難。在國際協會聯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於2002年所出版的國際組織年鑑中將非政府組織做了基礎科學、天文、地理、氣象….等73種分類
此種分類方式自1908年起即已採用,1950年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也採用這種分類方式。比較單純的分類方式是以非政府組織的功能為標準,將非政府組織區分為倡議型非政府組織(Advocacy NGO)與運作型非政府組織(Operational NGO)。但許多非政府組織同時兼具這兩種業務型態,因階段性任務或執行方案內容不同而有所調整。
(一)、倡議型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成立的使命與宗旨世濟弱扶傾,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倡議型非政府組織的特色是強力推廣某一理念與價值,透過此一理念與價值的建立已改變社會現狀。如董氏基金會,就是以「禁菸」為其基本理念,透過禁煙的手段,強化國人的健康,節約社會的醫療成本。
國際特赦組織對「人權」價值的堅持、綠色和平組織堅決「反核」的立場,都是非政府組織經由一個理念的推廣、價值的建立,改變社會的事實。倡議型非政府組織成立於地方,屬於草根型的非政府組織,但隨著活動的推廣,規模日益擴大,而成為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特赦組織就是最好的例証。也有國際非政府組織為了落實理念與工作,在各個不同的國家與地區設立分部,如無國界醫師聯盟。
(二)、運作型非政府組織
運作型非政府組織以提供人道救援與發展的服務為主,許多大型的基金會起源於人道救援的需要,如國際紅十字會;另外美國的福特基金會、洛克非勒基金會,英國的樂施會(Oxfam)等,都是活躍於低度開發國家的運作型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二十一世紀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迥然不同於往昔,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國際關係具備了下列四個特色:
1.全球化的趨勢與同質性,有助於減少國際間因不同政治、文化、與宗教所產生的對立與疏離。
2.全球化在創造「標準制式」規範的同時,並不排除不同文化、價值、與市場的獨特性。
3.全球化的動力來自於經貿、文化、社會價值等軟性力量,而非政治或軍事的力量。
4.全球化提供個人、社團、企業、與非政府組織更為多元的對話管道,以謀求降低衝突的解決成本。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許多國家選擇繼續「閉關自守」,極力封鎖外來資訊對其傳統觀念、價值、社會認同的挑戰,如緬甸、北韓等國家。但有些國家局部的開放資訊、經貿、與旅遊,但仍全面控制非政府組織的運作,試圖抗衡全球化對其政權的影響,如中國。
全球化首先衝擊國家的是:國家對經濟控制;增加了民主政治的責任壓力;與國家主權的挑戰,但也為非政府組織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舉凡非政府組織所倡導的個人主義、平等、自由等價值獲得更多的認同與共識;同時配合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活動,進一部的鞏固了這些價值與信念。
非政府組織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積極的針對各項議題與危機,提供有效率的對策與服務。非政府組織在現今國際社會中扮演下列角色:
1.確認全球化下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倡導引領國際社會新的價值與規範
3.建構國際聯盟以因應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挑戰;
4.改變國際典則以回應新的需求;
5.提出跨國衝突與分歧的解決方案;
6.監督或執行重要公共議題的資源分配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