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現況
從光復初期至60年代,台灣的非政府組織都沒有自主性,其靈活度也不足,當時一些基金會、協會的成立,大都純粹是有錢人做善事的型態,例如,發牛奶、米或棉被等等的小善事。
換言之,台灣當時並沒有所謂具有真實非政府組織特質的組織存在。一些不屬於政府的團體組織,大多是由外國引進,例如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及一些宗教團體,因此,可稱此一階段為「移植期」。
此外有另一類移植團體,它們是「純俱樂部型式」的組織形式,像四健會、青商會、扶輪社、獅子會等,應都隸屬於具「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其中的成員大多只有少數的中產階級人士和上流社會的精英分子。所以第一階段的非政府組織都是具「移植性」、「無競爭性」、與「俱樂部形式」的非政府組織。
80年代以後,「移植型」、「俱樂部型」的非政府組織,都因應時局而有所改變,此時可以說是台灣非政府組織發展的「發展期」。今天台灣基金會中,有2/3至3/4是成立於1980年代。因為經濟起飛,人民衣食無虞,因此深切地體會到社會狀況有改善的必要,而且許多新的社會問題政府也無法獨力解決,需要社會力量的協助。
1970年前,政治力獨大,1980政府解嚴前後,社會結構與運作方式開始起了變化,社會民間團體的力量逐漸抬頭,也就是所謂的第三個支柱,亦即現在所稱之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的資源來自於社會財富,貧窮國家幾乎罕見有公益性質的非政府組織存在,除非由國外或聯合國贊助。
我國雖然位列富有國家之林,國內也不乏一些具有相當財力、人力資源的非政府組織,然而在參與國際活動時卻顯的窒礙難行,其原因不只在於所謂政治力量的介入,檢視我國非政府組織的運作機制與相關規範法令,實有改善的必要。
非政府組織代表的是社會,而非政府,所以在國際社會上我們仍有很大彈性的活動。雖說1982年台灣的消基會想加入國際消費者組織﹙IOCU﹚時,因政治因素,國際非政府組織也無法擺脫國際政治因素的干預而接受我們。但2002年初,我國第一夫人吳淑珍,也同樣藉著國際非政府組織組織的努力,成功的作了一次「珍愛民主、親善之旅」的外交出擊。
今天當我們談到全球民間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時要注意,它的自主性與影響力雖然沒那麼理想化,但只要政府肯認真的面對問題,深層地思考解套之道,台灣在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舞台中也非全無揮灑空間。
到了90年代,台灣的非政府組織開始出現議題區隔、全球化的現象,普世的議題逐漸受台灣非政府組織界的重視,例如環保、婦女、勞工、人權等問題。假如世界上有某個國家的政府危害其兒童、環保、婦女、勞工、人權,國際的非政府組織就會群起干預,台灣因『藥酒』事件造成的動物保護人士的抗議,以及中國因『法輪功』事件所引發的人權問題,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就國內層面來看,以921地震為例,許多民間團體投入救災,但其中許多組織後來都撤退了,一開始約有260幾個,到今天只剩30幾個,大多是宗教團體,而且本身必須擁有較多資源,所以在其中也看到許多不健全的非政府組織。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