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我國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

從九○年代起,全球因溫室效應所引發的環境問題激增,全球化效應所產生的經濟、貧窮、南北資源分配,以及人權等問題,加上國際間區域衝突不斷,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了台灣要「積極的參與各種非政府的國際組織,透過人道關懷、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等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政策宣示。

雖然我國的國際地位並未被廣泛的承認,但根據外交部九十一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加入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迄九十一年七月底止,已參加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共計一0六五個,這樣的成績雖然仍顯不足,但以我國目前艱難的外交處境來看,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事務的空間,遠比正式的政府機構,運用傳統的外交手段活動於國際舞台要大許多。

因此,民間非政府組織界不應畫地自限,而是必須堅持理念,彈性運用有限短少的資源,達成組織的使命,並積極地在國內或國際社會負起監督政府、對抗不公平勢力的社會責任,尤其在我國外交事務艱難重重的同時,非政府組織可憑藉本身獨立性與靈活性的特點,策略性地為台灣開拓出另一條走入國際社會、參與全球事務的軌道。


台灣的非政府組織已開始透過不同的發展策略,參與各類的國際活動。特別是服務型組織在人道救援方面較為活躍,不過從事國際援助發展工作者仍為少數,至於參與國際倡議型活動方面,目前仍在起步階段,未來發展潛力甚大。從實際參與國際活動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台灣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仍顯不足
台灣非政府組織在國際倡議活動領域,相對落後於服務形態的組織,主要原因是對於國際議題發展的陌生、語言的隔閡以及組織相對的資源不足。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一直被排除在聯合國及其體系之外。但是,給予適當的協助發展,倡議型組織在國際參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發展網絡關係的主、客觀條件更為成熟時,應善加利用發揮。
2.政府政策目標規劃有餘而策略運用不足,不僅資源未能有效利用,
非政府組織國際整體行動導向模糊。
我國一再地強調、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活動,但缺乏明確的的政策規劃與橫向協調分工的運作機制,使資源大量投入,效果卻無法彰顯。

在具體的執行面上,呈現的是政府對非政府組織的資源開放程度低、政策與分工規劃模糊不清、彼此信賴程度不足。尤其是幾次的國際外援行動,常常因政府政策指導的不當,造成許多非政府組織在行動上的遲滯,不僅未能達到提供援助、提高國際聲望的預期效果,甚至造成國際外交上的負面效益。

3.台灣『非政府組織網路』資源與訊息流通功能不彰
台灣非政府組織在整體結構面上欠缺「完整流通性網絡」的形成與出現,使得總體資源無法集中、運用,當然不利於國際參與的環境建構。政府部門在過去提供許多的預算與資源,舉辦了許多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的活動與方案,雖然透過這些活動與計畫,創造了非政府組織之間相互瞭解、擴大視野、進行對話的功能

但以台灣非政府組織目前的走向來看,似乎沒有一個整合資源,或者是一個較完整的策略聯盟的形態出現,我們看到的只有幾個規模龐大,領導人具號召力、較具公信力的非政府組織,活躍於國際舞台,雖然有助於台灣走入國際社會,但經常看到其他較不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在處境艱難而又乏人問津的狀況下,難逃夭折、解散的命運

如此,流失的不僅僅是若干有熱忱、充滿使命感的組織與個人,更重要的是,這些看似渺小的非政府組織,經過組織、整合後,很可能集結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也就是經由結盟、整合的程序,將整個非政府組織的資源統合成一個網路,彼此可以資訊相通、資源相流,甚至可以作為彼此的支援夥伴。同盟組織短期內仍不可能實現,但是小規模的群集(cluster)合作似乎已有開始付諸實現的條件。


例如:羅慧夫基金會建議的醫療形態基金會之間小組成形與經驗交流;紅十字會及慈濟基金會目前同在進行救災手冊編製,雙方可能有某種程度的分工或合作機制。政府的政策誘因或是主導搭建平台的功能,將有助於這種小規模合作的加速形成。

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已逐漸走向人道關懷與援助方向之際,台灣許多非政府組織如慈濟功德會、路竹會,甚至是台灣世界展望會等,以關懷世界的腳步走向各個角落,積極推動國際人道援助的工作,廣受國際人士的讚譽。

但是,我們發現這些組織因缺乏橫面的整合與協調,往往使得一些援助內容重複,或者不適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甚至受援國人民還誤將台灣的援助資源當作是中國所提供的援助。由此可見,政府必須透過適當機制的建立,將這些來自於民間的資源,作一個有效的整合,讓民間與官方成為真正的夥伴,才能有效落實人道援助真正的意涵,協助台灣對外關係的拓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