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的外在道德,有三種情況:
一是人類的管理活動和管理系統總是體現一般的社會倫理原則和道德要求。 一定的管理活動和管理系統總是蘊涵著相應的社會道德觀念和倫理原則,管理須以合道德性為基礎。 經濟學家諾斯在《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一書中曾把一定的倫理道德當作制定規則的規則;富勒則指出,一個真正的製度包含著自己的道德性,即外在道德或實體自然法,一旦國家所施行的製度沒能蘊涵道德性質,就會導致一個根本不宜稱為製度的東西(注:李龍主編《西方法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4頁。);馬克思在比較市場經濟和自然經濟體制時認為,市場經濟蘊涵著“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利己主義)”等倫理特徵(注:參閱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在管理活動和管理系統中,管理者總是按照自己認同所形成的文化傳統、道德信念、倫理原則來對資源進行配置,使資源配置格局朝著理想的狀態發生變化,使資源使用產生最大效益。
二是人類的管理活動和管理系統總是受制於對人性的認識和普遍的社會價值觀念。 從表面上看,管理活動似乎更多的是從客體的角度去研究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求得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事實上,管理活動均出自管理行為主體,在本質上是一種從主體出發,以人作為價值尺度“去設計、調配、決定和開展”的管理活動,使其有利於人和人的發展。 管理活動對資源效益的追求,歸根到底也是為了促使人的完善和發展。 這是一切人類活動的最終歸宿。 所以人的發展和完善也就構成管理活動的終極價值目標。 然而,在實際管理活動中,管理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發展過程,它總是同人類在一定時期對人性的認識程度和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念的認同相統一。 人類對人性的認識程度和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念總是製導管理活動的主要外在因素。
三是人們和社會總是要對一定的管理行為做出倫理評判,對管理行為在倫理意義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從而把管理行為區分為善的或惡的,有利的或有害的,正義的或非正義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等,通過對管理行為的倫理讚許或譴責來干預管理活動,使管理活動符合評價主體的倫理道德取向、倫理追求和倫理期待等,即符合評價主體認為的“應該如此”的倫理需要,從而促進管理活動的不斷進步和不斷完善。
管理活動作為人的主體性活動,在本質上是對人的管理。 管理目標的選擇、決策的依據、管理關係的設置,以及管理方式的確定,都離不開人的價值選擇與道德選擇。 人們總是從一種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和道德背景出發來做出判斷,對某種管理行為的價值合理性或道德合理性做出裁定。 管理的外在道德就是從這種價值判定中產生出來的,它是一種使管理行為和管理活動合理化的價值系統。 這一價值系統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理性結構的組成部分,同時又隨著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變遷而不斷地重構,“管理人員將受他們所處的文化環境的影響,而他們分配和利用資源的方式亦將隨著人們對經濟、社會、政治機構和道德準則的看法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我們對人、管理和組織的思想,是根據整個歷史中各種不同的文化道德準則和製度的變化而向前發展的。”(注: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8、12-13頁。)管理的外在道德深刻地體現著管理的這一性質。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