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志工管理及運用



一、前言
志工的社會:Weiner(1990):
1、對人群服務組織的資源分析,必須包括志工提供給組織機構的時間及投入。
2、一個有效的人群服務的管理者必須貢獻其精力,使志工成為人們和管理過程之間整合的一環。

二、志工管理的重要性
1、志工對組織是一種助力,但也可能是阻力。
2、運用志工時的障礙:(Morrix & Caro,1996)
(1) 志工的任務大都無實質的責任
(2) 志工的邊緣性的地位
(3) 專職的工作人員視志工與其具相等的責任
3、志願組織在運用志願服務的困難:
(1) 志工質的不當與量的不足之問題
(2) 志工的流動率偏高,無法持續
(3) 志工的角色定位認知不清
(4) 外部環境條件未能充分配合
(5) 工作內容缺乏挑戰性
4、有效推動志願工作要:
(1) 內在謀求組織的健全
(2) 外在謀求條件的配合
5、志工管理的目的
(1) 使機構的服務更有效能,並讓志工對於工作滿意
(2) 要平衡組織機構和志工之間的需求

三、志工管理之意義與內涵
1、 是一種為達成組織目標,運用資源從事計畫、組織,指導與控制員工的活動歷程。
2、 Robbins(1996)管理的兩大目的:效率(effective)及效能(efficiency),也是過程和結果並重。
3、 管理的意義:著重企業組織各部門不同機能的健全控制,結合管理的五項機能(規劃、組織、用人、領導、控制)及企業機能(行銷、生產、財務、人力、研發)。
4、志工與專職員工的管理不同
(1) 志工可自由決定提供多少時間
(2) 志工是不支薪的
(3) 責任不同
(4) 志工的素質參差
(5) 志工的認同程度不同

四、組織運用志工的考量1、機構不運用志工的原因:
(1) 案主的抗拒
(2) 志工管理不易
(3) 專職人員的抗拒
(4) 組織條件不足
2、機構運用志工可能的原因
(1) 機構管理哲學:很多志工是訓練有素、有高度的承諾意願和能力可以完成 專業事務。
(2) 機構服務理念:志工因時、因地制宜,提供專業人力之不足。
(3) 現實條件因素:服務的多樣與多元化。

五、組織機構有效運用可能的原因
1、決策者與行政主管能重視志願服務工作
2、有專業的發展能力,協助提升內部對志工的招募、訓練、行政和協調工作
3、專職人員有機會和同事公共討論志工的重要性及主管技巧
4、志工和機構彼此有回饋的機制
5、由專職人員及志工共同組成團隊,建立一套研究、訓練、計畫和評估的程序
6、經費預算允許花費時間和金錢運用在志工上

六、志願服務人力資源的管理內涵
1、 規劃
(1) 需求評定
(2) 整體性的方案規劃
(3) 階段性完成的目標
(4) 經費
(5) 相關之策略-行銷、創新、網路合作等
2、 組織
(1) 志工組織架構設計
(2) 志工的分組、分工
(3) 規範的訂定
(4) 制度的訂定
(5) 授權
(6) 志工工作流程
(7) 志工招募及甄選
(8) 志工教育訓練
3、領導
(1) 督導型態
(2) 溝通協調
(3) 福利及激勵
4、控制
(1) 建立志工工作評估標準及方法
(2) 志工基本資料建檔
(3) 志工需求及滿意度評估

七、建置組織機構之志願服務倫理:依志願服務法提出的志工倫理十二守則
1、我願誠心奉獻,持之以恆,不無疾而終。
2、我願付出所餘,助人不足,不貪名利。
3、我願專心服務,實事求是,不享受特權。
4、我願客觀超然,堅守立場,不感情用事。
5、我願凡心建言,尊重意見,不越俎代庖。
6、我願學習成長,汲取新知,不故步自封。
7、我願忠心職守,認真負責,不敷衛應付。
8、我願配合志願服務運用單位,遵守規則,不喧賓奪主。
9、我願熱心待人,調和關係,不惹事生非。
10、我願肯定自我,實現理想,不好高騖遠。
11、我願尊重他人,維護隱私,不輕諾失言。
12、我願珍惜資源,拒謀私利,不牽涉政治、宗教、商業行為。

八、志工的管理與運用之實務
1、志工的參與動機為何?
2、志工的參與類型?
3、志工的參與程度?
4、志工的自我效能為何?

九、結語
1、志願服務工作利人利己
2、志工人力運用彌補組織人力之不足
3、志願服務是推動終身學習的方式之一
4、志願服務提升志工的自我效能
5、適當的運用志工,提升組織的效率與效能
本文引自:國立社會教育館館長吳坤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