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管理與倫理結合的基礎-1


一、管理倫理的研究進展與問題的提出國內外理論界真正關注管理與倫理之間的聯繫,並將管理的倫理問題在“管理倫理”的名稱下加以專門研究,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管理倫理問題最初圍繞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廣泛研究,“利潤先於倫理”還是“倫理先於利潤”,企業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是研究的中心問題。 隨著研究的發展,進而擴展到企業同有關的環境、社會,包括經濟制度和政府經濟政策方面的倫理問題研究。 通過20多年的發展,管理倫理的研究進展大致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其一,普遍意識到管理倫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義,注意管理的價值轉向和意義的尋求。 由於現代社會是高度組織化的社會,管理早已超越企業範圍而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因此現代管理不應停留在傳統的組織技術方面,而應著重研究反映現代人性的人文價值,批判傳統管理學中的實證主義哲學觀,建構組織系統的價值模式和考察現代人的行為價值邏輯,管理應力圖“尋求使管理獲得一種價值行動的意義”,以使現代管理規範化(注:這裡的“規範”一詞,不是指傳統管理所規定的團體或組織的規章制度,而是指管理組織所應遵循的社會倫理規範。在西方學術界,“規範”一詞是與“實證”相對應的概念。 “規範化”同“倫理化”的意義相近。)、倫理化和哲學化;貝爾認為,管理學家努力追求的東西,“既是一種‘人性’,一種‘道德哲學’,一種‘精神科學’,又是一種‘嚴謹的科學’”(注:丹尼爾•貝爾:《經濟理論的危機》,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第29頁。)。
其二,研究的主要問題基本上分屬於三個層面:一是微觀層面,主要探討企業中單個人之間,即雇主和僱員、管理者或被管理者、同事、投資者、供應商和消費者這些單個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問題;二是中觀層面,主要研究各種管理組織之間,即各種經濟性組織如公司、廠家、貿易聯盟、消費者組織、行業學會、工會等組織之間的倫理關係問題;三是宏觀層面,主要研究社會或製度層次包括經濟制度和經濟條件的形態如經濟秩序、經濟政策、金融政策、社會政策、國際商務活動以及國際商務關係等方面的倫理問題和倫理責任。 在這三個層面上,單個的人和管理組織都被認為是道德行為者,被假定有或多或少的決策自由度,這種自由中自然包含相應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其中尤其強調組織行為的倫理指向和倫理影響所具有的意義。
其三,在研究具體管理行為的倫理問題時,不同區域形成不同的特色和認識。 一般而言,美國人更接近於強調決策和行為的自由以及相應的責任,而有一種忽視限制的傾向;德國人十分注重對管理倫理基本問題的探討,如公司倫理的合理概念、公司戰略的倫理取向、企業倫理可靠的哲學基礎等;日本人則十分注重企業行為倫理的民族性和實用性,把符合日本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如忠誠、仁義等融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使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以及企業與外部之間形成較為融洽的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