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格里茲\r
史迪格里茲認為,全球化為世界帶來好處。全球化降低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孤立。眾多全球性NGO,因全球化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形成強大的壓力與監察網,使全球的發展進入更健康與平穩的發展,使世界不少地方經濟能高速成長。
問題出現在八十年代極端的市場原教旨主義崛起,世銀與IMF等國際組織角色開始模糊,成為世界貧窮化的幫兇。世銀源於二次大戰時期,主要負責戰後重建與全球經濟發展。史迪格里茲認為,世銀一直以消滅世界貧窮為己任;而IMF的角色,就是要防止全球經濟的不穩定與恐慌,防止全球經濟大蕭條。但受始發於八十年代列根與戴卓爾夫人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影嚮,IMF等向所有國家,尤其是陷入經濟危機急待國際組織援助的第三世界強硬銷售他們的華盛頓共識(即財政節約、民營化和市場自由化),強迫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結果令第三世界無法保護自己的經濟體系,也令許多人的生計因不能競爭而遭到摧毀。
史迪格里茲認為,IMF、世銀等國際組織,在管理層及政策上,極不平衡,是歐美國家的財金官員俱樂部。
史迪格里茲提出改善辦法是:增強國際監管、監察,讓更多國際的NGO組成力量,如︰國際勞工組織等。另一方面,要改善IMF與世界的架構,加強透明度和監察。國家方面,要加強國家的角色、防止熱錢流入、必要時要作出干預、改革破產制度與及對紓困的依賴。
詹明信\r
詹明信認為,我們今日所面對的,不是一般的全球化,而是特定歷史階段的全球化。詹明信採用曼德爾在《晚期資本主義》的方法,將資本主義劃分為市場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跨國資本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三個階段;他指出60年代後我們所面對的,正是晚期資本主義的全球化。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特色是發展出一套由消費主義支撐起的後現代文化,直接撩動潛意識,並以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心態,質疑一切民族、國家、真理、標準、階級、批判、意識形態等宏觀話語。於是,資本主義內外擴張的阻力去除,資本主義全球化再不受制約。
2002年詹明信跑到上海發表演說,提出中國入世的危機。他尤其指出中國知識分子在全球化下追趕學術時髦,紛紛擁抱後現代主義,肆意拆毀自己的民族國家、社會主義概念,結果將令中國等第三世界,在面對美國的經濟文化入侵下無法自存。
在香港,當我們討論全球化的時候,一方面會譴責跨國財團對第三世界的壓迫,但另方面又會發覺,其實香港在全球資本主義擴張中,亦扮演了「積極」角色(如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 。若果從文化角度來看,香港亦是一個相當後現代的城市,假若真的其實我們在潛意識中均響往美式的生活方式,那反抗美式全球化又從何說起呢?
http://www.grass-root.org/college/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1
● 佛門開宗立派的條件
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