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新興宗教運動有許多分歧的地方,不能一概而論,若依照沙里拔 (J. A. Saliba) 的歸納,並輔以相關理論對「世俗化」命題的檢證,可以看到有些新興宗教是源起於對世俗化的反彈,它們被視為「宗教精神復興」的例子,如史塔克 (R. Stark)和班博里奇 (W. Bainbridge) 便持此立場,他們主張世俗化與新的宗教形式會交互出現,即使這一波宗教復興運動再次被世俗化掩蓋,未來仍將有新的條件引發新的宗教。 華理士 (R. Wallis)則將新興宗教團體分成三類:(1) 拒斥世界 (world-rejecting);(2) 肯定世界 (world-affirming);(3) 適應世界 (world-accomodating),他強調新興宗教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精神的復興,而毋寧是這些團體對特殊之社會文化條件的反應。 威爾森更認為新興宗教的興起,代表著宗教進一步的「庸俗化」(trivialization) ,亦是「世俗化」命題的佐證,他悲觀的預言,新興宗教運動是宗教最後的喘息,因為科技掛帥的現代社會沒有留下給神聖儀式的空間,欲恢復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後總會徒勞無功。 至於伍斯諾 (R. Wuthnow) 解釋新興宗教為「經驗性宗教」(experi-mental religion) 的一個型態,象徵著現代人增加了更多不同的選擇,在一個尊重個人自由意願的社會中,這種精神性的體驗聲稱能幫助脫離世俗的羈絆,仍然相當具有吸引力。 (Saliba 1996:122-124; 瞿海源 1997) 總之,面對五花八門的新興宗教現象,宗教社會學必須依它們的組織方式、成員特質及活動內容來加以定位,並能夠兼顧到微視和鉅視層次的理論解釋,才較能掌握住新興宗教運動的多元面相,不致流於一廂情願或以偏概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