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全球化?借用德國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的說法,全球化是「距離的消失;被捲入經常是非人所願、未被理解的生活形式」(Beck 1999: 30)。貝克的說法實與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對全球化的定義相呼應。吉登斯認為全球化指涉的是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轉變,是一種「對遠方的效應」(Fernwirkung),而全球通訊與大眾交通系統強化了這種「對遠方的效應」(Giddens 1999: 23)。不論是「距離的消失」或「對遠方的效應」,都意味著「疆界毀壞」;民族國家、文化的界線,越來越無法限制人員、資訊、資金的流動。關於「疆界毀壞」,新自由主義的全球主義者強調的是全球市場的形成,但「距離的消失」、「疆界毀壞」實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多個層面。
全球化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當然,這是一個很難界定起點的過程,但如從「疆界毀壞」的含義看,全球化應屬於一個晚近的現象。尤其當世界仍分成東、西兩大陣營時,是無法說世界是一個全球化世界的。「疆界毀壞」涉及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民族國家的式微,或者說民族國家越來越難在種族的純粹性上,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固守其疆界。這是晚近全球化現象與「世界體系」概念的主要差別,因為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分析架構中,民族國家仍是基本的單位(詳第五節)。
甚麼是民族國家呢?依筆者的看法,民族國家最大的特色在於:國家既是最高的權力架構,又是最高的認同單位(所謂的民族或國家認同)。兩種性質集於一身,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種較新的現象。此外,民族國家有固定的疆域,而現代的民主制度、社會福利制度都是在民族國家的範圍內形成的。(換句話說,尚未有跨國的民主制度、社會福利制度。)
法國大革命後,民族國家逐漸主宰了世界舞台,然而全球化使民族國家遭遇了對手,這些使民族國家開始沒落的力量包括各種跨國組織、地方(甚至社區)的再興起以及跨國社會。當然,民族國家的架構式微但並未消失,以民族國家為互動主體的國際架構亦依然存在,但是當上述新興力量躍升於世界舞台後,「多中心世界政治」(Polyzentrische Weltpolitik)出現了,民族國家必須與各種跨國力量競爭或合作。
尤其甚者,當經濟、文化事件,甚至於對生態的破壞,都已跨國地進行,民族國家對這些跨國事件,不但無能規範,還必須承擔其負面後果(例如日益增加的失業與貧窮),日顯疲態也就不足為怪了。關於藉各種形式的跨國力量所形成的跨國社會空間的分析,我們放在三-(一)進行。以下我們先探討全球化與地方化同時發生的現象-所謂的「全球地方化」對民族國家的衝擊。
全球化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當然,這是一個很難界定起點的過程,但如從「疆界毀壞」的含義看,全球化應屬於一個晚近的現象。尤其當世界仍分成東、西兩大陣營時,是無法說世界是一個全球化世界的。「疆界毀壞」涉及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民族國家的式微,或者說民族國家越來越難在種族的純粹性上,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固守其疆界。這是晚近全球化現象與「世界體系」概念的主要差別,因為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分析架構中,民族國家仍是基本的單位(詳第五節)。
甚麼是民族國家呢?依筆者的看法,民族國家最大的特色在於:國家既是最高的權力架構,又是最高的認同單位(所謂的民族或國家認同)。兩種性質集於一身,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種較新的現象。此外,民族國家有固定的疆域,而現代的民主制度、社會福利制度都是在民族國家的範圍內形成的。(換句話說,尚未有跨國的民主制度、社會福利制度。)
法國大革命後,民族國家逐漸主宰了世界舞台,然而全球化使民族國家遭遇了對手,這些使民族國家開始沒落的力量包括各種跨國組織、地方(甚至社區)的再興起以及跨國社會。當然,民族國家的架構式微但並未消失,以民族國家為互動主體的國際架構亦依然存在,但是當上述新興力量躍升於世界舞台後,「多中心世界政治」(Polyzentrische Weltpolitik)出現了,民族國家必須與各種跨國力量競爭或合作。
尤其甚者,當經濟、文化事件,甚至於對生態的破壞,都已跨國地進行,民族國家對這些跨國事件,不但無能規範,還必須承擔其負面後果(例如日益增加的失業與貧窮),日顯疲態也就不足為怪了。關於藉各種形式的跨國力量所形成的跨國社會空間的分析,我們放在三-(一)進行。以下我們先探討全球化與地方化同時發生的現象-所謂的「全球地方化」對民族國家的衝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